荏苒

不走


总觉得最近过得有些忙碌,每天下班都像被人痛打一顿似的懒得动弹,活动越来越少,谁喊都不想出门。这样安静的空间让我觉得心平气和,虽然我并不确定这样算不算颓废。
或许我终究是个骨子里喜欢安静的人吧,又或者纯粹是百无聊赖的懒,懈怠了想要拥抱人群的心。所以渐渐变得寡言、急躁、或是冷漠。
前些日子小区楼下开了家旅行社,回家的时候我曾被门口贴满玻璃的广告条吸引,仔细看好多都是之前我一直计划想要去的城市。那些在我脑子里无数次闪烁过的街景,人群,接地气的窄巷或是高不可及的大楼,它们一度让我痴迷。我像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小孩子一样渴望外面的世界,以至于每次坐在车上看到不再是芜湖的地界我的心就会莫名窃喜,甚至是毫无理由的轻松。我原本以为我只是太想要旅行的,后来才慢慢发觉这才是我骨子里的渴望。好朋友说:你只是不想待在漩涡里,这座城市有你挣脱不掉的宿命,你不能破茧,却妄想着成蝶。呵呵,好吧你说的多好,好到我自己都分不清你有多么了解我,抑或我有怎样的自知。
我不知道是不是人年纪越大心的体积就越来越小,好像大家都聪明地穿上了防弹铠甲,小心翼翼地想要或者确定能够保护它。然后便放心大胆地融入世故,让它在固定且“安全”的范围里做着众人皆认可的决定或者选择,然后大家一致好评或全票通过。似乎那样的快乐更能旷日持久。So,与其说我们自己长大,何不承认这是在世界的目光里长大呢。那么艰辛,那么多摸索,一点一点删选快乐。
四年前还觉得时间好多,未来有一万种,凡事都不用急。三年前觉得幸福好容易,只要那个人能包容你所有的任性并珍惜你的善良。两年前,觉得最难得是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。北京,有个人陪着你开始人生第一次的出走归来,或者分道扬镳。2013年算不得浓墨重彩,却意义深刻,那是我第一次认知到自己想要什么或者能够得到什么。其实认知是件很痛苦的事情,了解自己很不容易,可能你轻易就会垂垂失望,抱怨或痛恨这世界的残酷。你终于发现没有人能够拯救你,大家都是自顾不暇,穷人忙着摆脱,富人忙着消遣。站在食物链上端的人们高喊空虚,你也只好可耻地附和着觉得自己寂寞。
然而真正平和的快乐又是什么。
几个月前,我以为是出走。
走出自己心里默认多年的条条框框,放弃以往的认知或者任性。我以为我最终会妥协的,只要这世界对我残暴一点我都会俯首称臣。可原来事实证明我一点都不会。现实越是打压越是逼迫,我反而更加坚定。
我不想委曲求全,这一点起码我是坚定的。
原来我比想像中更爱自己,抑或超出了想像更爱理想中的生活。
二十四五的女人是个比较尴尬的人群。她们比十七八岁的聪明,比二十八九的淡定,所以她们很难轻易被满足,或者被骗,被妥协。或许我就是这样的,处在现实和虚幻之间 ,略显难堪。
很多 妈妈教育女儿不要活得太较真,我的妈妈却过早地让我活得真真切切。我说不准一直处在这样的怪圈里好还是不好,但我始终觉得它是一根长刺 ,轻轻松松就能让我血流成河。就像微博里张嘉佳说:没有人生,只有命运。我为这两个字难过,但也只是觉得难过而已,再不会像从前那样会流泪。因为矫情过还是经历过,反而对错过或者离别这种事情渐渐看淡。懂得了止损,也有了取舍。
后来的后来,有个人说他能给我安定幸福的婚姻。但我听得出来他自己都不肯定,随口说说吧,还是迫于压力只为了结婚而结婚。我问他懂不懂我心里想什么,他说他不懂,他好想懂。我在内心深处的角落里可耻地大笑,我好想告诉他你想知道的一切有什么用,你这样惹我讨厌,我心里地方大着呢,反正就是没有你,就像你自己对我一样。这些事放到几年前可能我会让他很下不了台吧,然而现在我却如此平静。我不知道我是不是一下子突然老掉了,还是确实被现实纠缠地感到疲惫,竟连情绪表达都变得迟钝慵懒。
没有情绪 ,却表情狰狞。我说自己活得像条死鱼。
昨天我收到封邮件,旅行社发给我看的宣传册。照片里的人穿行在大街小巷或是崇山峻岭里一脸幸福的样子,说实在的我有点动容。这让我想起第一次爬过的长城,第一次看过的大海,第一次满脸幸福的样子。我已经很久没有再遇见过那个朝气晴朗的自己了,其实我知道,我无比想念她。
香港电影“前度”里有句台词说,旅行、何必非要别人带,自己就可以去。
想想我这样一点都不喜欢矫情的人,我哪里需要你们帮我选择。不走,我始终觉得所谓幸福,何必非要别人认同,自己觉得对才重要。
宁愿三年过后痛悔,也不要现在难过。呐,做人最重要是开心,少看点韩剧,不如来点TVB。

评论